冷库待验区验收
接下来是验收员在冷库待验区进行验收,首先查随货同行单、检验报告、在途记录是否符合要求,这一环节实际上是对收货的进一步复核,减少错误的发生。然后抽样,抽取的样品应当具有代表性,在这里应注意抽样原则和方式。这是抽样的原则:对到货的同一批号的整件药品按照堆码情况随机抽样检查;到货的非整件药品应当逐箱检查,对同一批号的药品,至少随机抽取一个小包装进行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及以下的应当全部抽样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3件;整件数量在50件以上的每增加50件,至少增加抽样检查1件,不足50件的按50件计,销后退回的应加倍抽样。这是抽样的方式:应当从每整件的上、中、下不同位置随机抽取3个小包装进行检查。
大部分验收员都熟悉上述的抽样原则和方式,但是往往忽略了如何检查小包装,检查员问到这个验收员也哑口无言。笔者提醒一下,对于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打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小包装。验收员应对抽样药品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污染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清晰,标签粘贴是否牢固,标签是否有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然后应把抽样的药品原封不动地放回去,封箱并贴上验收标签,在计算机系统上做好验收记录。验收完后保管员可以做入库工作,把药品移至冷库合格区。中国冷链物流继续在夹缝中挣扎,既要担当国际进口重任,成了媒体眼中国际冷链病毒携带的运输者,更要在国内疫情严密防控、层层加码下坚持着保供民生工程。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真正的冷链物流理念还相差悬殊,距离冷链物流的内涵更是相差太大,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材方面的30%左右冷链流通率,与日本欧美在95%左右甚至的冷链流通率相差太大,60%左右的差异率,足以见得我们亟须努力。
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 新公布数据中,全球冷链巨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排名中,美国独占五席,新西兰2家,日本和墨西哥各1家。排名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国内排名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
静下心来想想,中国冷链物流15年来,冷链众生,千姿百态,先驱者若干,先烈者也不在少数,有的本应避免,但在大潮中迷失方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案例此起彼伏。
我们整个冷链各条产业链以及整个社会需要从下面几个维度值得我们去探讨与交流,同时这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现实问题。